家人们,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我们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围挡,它们把施工区域和外界隔开,保障施工安全、维护城市形象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支撑这些围挡稳稳站立的幕后功臣是谁呢?
一、围挡基础块是什么?有啥用?
围挡基础块,简单来说,就是围挡的 “脚”,它承担着支撑围挡的重任。想象一下,围挡要是没有基础块,就像人没有脚,风一吹可能就倒了。基础块不仅能让围挡立得稳,还能分散围挡受到的压力,防止围挡下沉。在一些风大的地区,稳固的基础块能确保围挡在强风天气下依然坚守岗位,保障施工区域的安全。而且,它还能保护围挡底部不被地面的湿气、杂物侵蚀,延长围挡的使用寿命。
二、常见的围挡基础块有哪些类型?
水泥基础块
水泥基础块是最常见的一种。它由水泥、砂石等材料混合制成,质地坚硬,稳定性强。水泥基础块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,成本也比较低,所以应用广泛。像一般的建筑工地、道路施工项目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而且水泥基础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围挡高度和重量,制作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状,满足各种施工需求。
塑料基础块
塑料基础块比较轻便,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。它通常采用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制成,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抗冲击性。塑料基础块适合一些临时性的围挡项目,比如展会、促销活动的场地围挡。因为它重量轻,一个人就能轻松搬运和安装,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。而且塑料基础块还可以回收再利用,比较环保。
金属基础块
金属基础块一般由钢材或铝合金制成,强度高、耐腐蚀。它适用于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围挡项目,比如大型工厂的围墙围挡、高速公路的隔音围挡等。金属基础块的使用寿命长,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。不过,金属基础块的成本相对较高,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。
三、围挡基础块的安装要点
地面处理很重要
在安装基础块之前,要先对地面进行处理。如果地面不平整,基础块就无法平稳放置,会影响围挡的稳定性。所以要先将地面夯实、平整,必要时还可以铺上一层砂石,增加基础块与地面的摩擦力。比如在建筑工地,施工人员会先用压路机将地面压实,然后再安装围挡基础块。
安装间距要合理
基础块的安装间距要根据围挡的高度和材质来确定。一般来说,围挡越高、材质越重,基础块的间距就应该越小。如果间距过大,围挡可能会在中间部位出现晃动,影响安全性。比如高度为 2 米的普通彩钢围挡,基础块的间距可以控制在 2 - 3 米左右。
固定方式要选对
不同类型的基础块有不同的固定方式。水泥基础块通常直接放置在地面上,利用自身重量保持稳定;塑料基础块可以通过膨胀螺丝或地钉固定在地面上;金属基础块则可以采用焊接、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地面或其他结构固定。在选择固定方式时,要考虑基础块的材质、地面情况以及施工要求,确保固定牢固。
四、围挡基础块的维护注意事项
定期检查很关键
要定期检查围挡基础块的状态,看看是否有松动、损坏的情况。如果发现基础块有裂缝、破损,要及时更换,避免影响围挡的稳定性。比如在雨季过后,要特别检查基础块是否被雨水冲刷导致移位或损坏。
清理杂物不可少
基础块周围的杂物要及时清理,避免杂物堆积影响基础块的稳定性。特别是在施工现场,要防止建筑材料、垃圾等压在基础块上,导致基础块变形或移位。
防锈防腐要做好
对于金属基础块,要做好防锈防腐工作。可以定期涂抹防锈漆,防止金属生锈腐蚀。如果发现基础块表面有锈迹,要及时除锈并重新涂抹防锈漆,延长基础块的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