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道路两边,停车收费大不同
“2块钱半个小时,超过两个小时变4块钱半小时。”观音桥商圈远东百货门口,收费的中年男子大声向记者报出停车费。
执法人员告诉记者,虽然这里严格执行了收费标准,但地面白色停车线及编号大多模糊不清,“标识不清,容易造成乱收费情况,这些细节必须整改。”
磁器口码头东林停车场旁边,一位收费员告诉记者,“停下坡路的左边,停车费5块;停一小时是5块,停一天也是5块。下坡路右边,停车不要钱。”
一条路两边,地面并没有划停车线,也没有标识、标牌,为何收费大不相同?
执法人员调查发现,这条下坡路的左侧属于东林停车场B区,由磁器口景区管理,按旅游点的室外停车场标准收费,5元的收费标准由市物价局核定。而下坡路的右侧,属于该区市政部门为缓解景区停车压力而划线的免费停车位。
“这里同样存在标识不清问题。”执法人员表示。
市市政委副主任郑如彬要求,市停车办立即对各区占道停车位模糊不清的停车线及编号进行整改,让广大车主明白消费。
占道停车位管理员,将戴证上岗
虽然部分地区存在标识不明问题,有些停车点也出现了让人欣喜的现象。在海关支路,记者看到,一块蓝黄色的限时段占道停车收费公示牌已立在路旁,上面有明确的收费标准,收费员的红黄马甲印上了江北区的字样,并标上了统一编号,佩戴起了身份识别标牌。
为规范占道停车收费行为,市停车办已设计并制作了876套停车管理员工作证、1752套带有编号的反光背心。即日起,收费员将佩戴统一的证件、穿上统一的服装。
此外,主城区的占道停车收费公示牌将统一为三种:蓝白色的临时占道停车位公示牌、蓝黄色的限时段占道停车位公示牌、绿白色的免费停车位公示牌(如上图)。
如何判断收费人员收费行为是否正规?市政有关部门为市民提供三种简单的辨别限时段停车位方法:
一是看停车位编号颜色。如果车主在停车位白线内发现白色数字编号,就属于限时段收费;如果是黄色编号,则是临时停车位。
二是看停车位编号数量。上周六,本网公布了主城60个限时段占道停车点。比如新华路有28个限时段停车位,如果当地车位白色编号超过28个,或者出现号码重复的车位,极可能是擅自扩大收费范围。
三是看限时段停车位地点。市市政委官网(http://wsz.cq.gov.cn)刊登有主城限时段停车位地点。如果在公布的限时段占道停车点范围之外,有人向车主索取限时段停车费用,市民就要留心了。这种多出来的“限时段停车点”,可能是违规收费,市民可拨市政热线12319举报。